本站讯 亭南煤业公司煤场管理销售中心维修班长耿庆辉特较劲,设备只修好不行,他得搞明白怎么坏的才行,设备要报废了也不行,他非得改造试试才行。人人都说老耿拧巴,但就是靠这股“拧巴”的劲,多年来,他愣是为公司节约了300多万元。
90毫米变35毫米,缩减55毫米一年省了30多万元。去年8月份,耿庆辉干的这件漂亮事在公司掀起了一阵波澜,1毫米值5000多元这笔账也在很多职工心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。
“当时是更换破碎机锤头,耿师傅围着破碎机打转转说这锤头磨损的有点快,他这一‘转’就是半天,问题还真就让他找出来了。”煤场管理销售中心维修工杨盼说。
耿庆辉发现排料篦子与锤头间隙太大,破碎机工作时物料堆积多,导致锤头磨损异常,经过多次尝试,他把间隙从90毫米调整到35毫米,解决了物料堆积,还通过优化锤柄与锤头连接处的过渡圆角分散应力,减少锤头的断裂几率,30多万就这样省了出来。
“没有不坏的设备,但是见着坏的就怪心疼。干着维修的活得对得起这份工资,手上的技术不光是修好设备就行,咱还得想着咋解决问题,咋为公司省钱。”耿庆辉说。
今年4月份,煤场两台汽车衡到了使用年限不能正常工作,公司考虑报废。耿庆辉见不得坏设备的劲又上来了,找到领导主动要求改造试试。他找来设计图纸反复研究,寻找并更换坏掉的零部件。最后,汽车衡竟真就在他手下“起死回生”了。这一次,他又为公司节约了70多万元。
“小耿技术过硬,肯于钻研,创新创效上有想法,节省材料上也不含糊。”煤场管理销售中心副主任陈国宁说。
在维修班,耿庆辉制定了材料领用制度和奖惩措施。要求材料员日常做好使用地点、型号和领取人员等材料信息登记,做到取之有数、取之有回。制定了积分兑换奖励制度,按回收废旧材料数量对班组成员予以积分兑现。
“耿班长常给我们说‘世界上没有废品,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贝’,这些年他带领我们淘回来的宝贝没少派上了用场。”煤场管理销售中心维修工张龙龙说。
节约一分钱,等于生产一分钱。耿庆辉看似“拧巴”别着一股劲,其实他是真正将“把企业当家管,把材料当钱花”的理念记到了自己的心里,并用实际行动为企业节本降耗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